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> 同人耽美 > 一生走到老 > 第一百五十四章鞠躬要微笑

第一百五十四章鞠躬要微笑(1 / 1)

清晨六点的后厨已经腾起白雾,邢成义握着长柄汤勺搅动保温桶里的骨汤,浮沫在滚沸的涟漪里聚了又散。上周在新餐厅开业仪式上的演讲还像余温浸在空气里——他说“食堂不该只装饭菜,该装着过日子的人”时,台下员工袖口沾着的面粉还没擦净,现在那些面粉已经变成了早餐窗口飘出的葱花饼香。一周前,邢成义站在餐厅中央,面对着公司员工和闻讯而来的几位社区居民,分享着对这个新餐厅的期待,他提到了温暖、关怀,提到了要让这里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地方,当时大家或许只是觉得这是一番鼓舞人心的话,但谁也没想到,变化会来得这么快。

接到上级指示要推出老人专座时,餐厅经理张磊正对着库存表皱眉,想着该如何合理安排。“要不给最里面那排加个标识?”采购员老周扒拉着算盘提议,却被邢成义拦住了。他蹲在餐厅角落打量了半宿,最终选定了靠窗的四组座位——阳光能斜斜地铺到桌面,起身时不用绕开餐车,最关键的是离取餐口只有三步路,对老人来说再方便不过。随后,大家一起动手准备,后勤组小王找来胡桃木色的边角料,精心制作了木牌,烫金的“老人专座”四个字旁边还刻着半朵玉兰花,看起来格外雅致。

“王姐早啊,今天的小米粥熬得够稠!”保洁李婶端着餐盘往靠窗的位置走,目光掠过新钉的木牌时放慢了脚步,心里暗暗称赞这木牌做得真好看。安装木牌那天,退休教师赵大爷正带着孙女来买包子。小姑娘踮脚够木牌上的花纹,赵大爷摸着老花镜笑:“这可比医院的爱心专座看着暖乎。”第二天他就把棋友们都带了来,四个老头占了整排座位,搪瓷缸子碰在一起的脆响,比餐厅的背景音乐还热闹。他们在这里一边吃着早餐,一边聊着天,偶尔还会下起棋,原本有些安静的餐厅角落,因为这些老人的到来变得格外有生气。

社区便利店的刘嫂是第一个发现变化的商户。“以前总见张大妈拎着保温桶来回跑,现在直接在食堂坐着等孙子放学。”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隔壁水果店的老陈,当天傍晚,老陈就往食堂送了一筐刚摘的橘子,说是“给老人专座添点水果”。渐渐地,越来越多的周边邻里街坊、商户和居民知道了餐厅的老人专座,大家都觉得这个举措特别贴心。有些居民还会特意绕到餐厅,看看这里的情况,顺便买点早餐或者午餐,餐厅的人气也因此越来越旺。

除了老人专座,餐厅随后又推出了一系列爱心措施。考虑到有些老人牙口不好,餐厅特意调整了部分菜品的做法,比如把红烧肉炖得更烂糊,蔬菜也切得更细碎一些;在取餐口旁边增设了温水区,方便老人们随时能喝到温水;还准备了一些常用的小物件,像老花镜、放大镜、创可贴等,放在服务台,有需要的老人可以随时取用。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,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。张大妈就常跟人说:“这个餐厅是真把我们老人放在心上了,在这里吃饭比在家里还舒心。”

爱心措施得到大家的认可,让餐厅的员工们也备受鼓舞。而就在这时,餐厅又给员工们做了一个新规定:员工之间见面打招呼要轻微鞠躬,以此来表达对同事的关心和尊重,而且对待客人也如此。这个规定刚宣布时,不少员工都有些不适应。“小张,你的围裙带子歪了。”邢成义在后厨擦着灶台,忽然瞥见传菜员小张的领口沾着酱汁。这孩子刚从职校毕业,总把“不好意思”挂在嘴边,却在客人多的时候慌得打翻了两次汤碗。员工晨会那天,张磊宣布新规定时,小张的手指在裤缝上抠出了白印。“见面要鞠躬?”洗碗工陈姨直起腰,橡胶手套上的水珠滴在瓷砖上,“我这老胳膊老腿的,弯下去怕站不直喽。”

邢成义没说话,只是走到陈姨面前,腰弯成四十五度:“陈姨辛苦,昨天您洗的餐盘亮得能照见人。”陈姨愣了愣,慌忙在围裙上擦着手回礼,围裙带子上的卡通图案蹭到邢成义的袖口,两人都笑了。这一笑,让原本有些拘谨的气氛缓和了不少。邢成义接着说:“鞠躬不是形式,是把心里的尊重露出来。对同事鞠躬,是谢他们搭把手;对客人鞠躬,是谢他们愿意来咱们这儿吃饭。”

慢慢地,大家开始尝试。一开始,有人鞠躬时动作僵硬,还有人会忍不住笑场,但练着练着,就自然了。小张第一次对客人鞠躬时,声音都在发颤:“您好,您点的番茄炒蛋来了。”那位客人先是一愣,随即笑着点了点头,说:“谢谢你啊,小伙子。”那笑容让小张心里暖暖的,比收到小费还开心。现在后厨的雾气里总飘着细碎的问候,伴随着轻微的鞠躬动作。切配工小李和洗菜的王姐碰面,会微微鞠躬说声“早”;传菜员之间交接餐盘,也会伴着一句“麻烦了”和一个礼貌的鞠躬。

这种氛围也感染了来餐厅的客人。有一次,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吃饭,孩子看到员工之间互相鞠躬,也学着样子给妈妈鞠了一躬,逗得周围的人都笑了。妈妈笑着对孩子说:“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,你做得对。”客人们都说,来到这里,总感觉特别亲切,员工们的问候和鞠躬,让他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。以前大家来餐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,现在却愿意多待一会儿,和熟悉的员工聊聊天,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。

餐厅里的变化越来越多,员工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。而在后厨,邢成义也没闲着,他正积极地为创新菜品做准备。每天处理完手头的工作,他就会研究各种菜谱,琢磨着如何把常见的食材做出新花样。他知道,光是有好的服务还不够,菜品的味道和种类也很重要。他尝试着把时令蔬菜和肉类搭配,研发出了不少新菜式。比如用当季的春笋和腊肉一起炒,鲜嫩可口;把南瓜和小米打成糊,做成香甜的南瓜小米粥,很受老人和孩子的欢迎。

陈露、徐涛还有熊立雄他们也没闲着,忙着彼此的培训和配合。陈露负责前厅的服务培训,她会把自己多年的服务经验分享给新来的员工,教他们如何更好地与客人沟通,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。她模拟各种场景,让员工们练习,比如客人对菜品不满意时该怎么处理,客人有特殊需求时该如何回应。徐涛是后厨的厨师,他的刀工特别好,就主动承担起教其他员工切配技巧的任务。他耐心地示范,从握刀的姿势到切菜的力度,一点一点地讲解,直到大家都掌握为止。熊立雄则负责协调前厅和后厨的配合,他制定了更合理的传菜流程,还组织大家进行演练,确保前厅的订单能准确、快速地传到后厨,后厨做好的菜品也能及时送到客人桌上。

有一次,餐厅来了一批旅游团的客人,人数多,点的菜也杂。要是在以前,大家肯定会手忙脚乱。但这次,在陈露的安排下,前厅员工有条不紊地引导客人入座、点餐;徐涛带着后厨员工快速地备菜、烹饪;熊立雄在中间协调,及时传递信息。员工们之间配合默契,互相帮忙,还不忘彼此鞠躬问候。客人们看着这井然有序的场面,都称赞不已。旅游团的导游说:“我们走了这么多地方,第一次见到这么有秩序又这么有人情味的餐厅,下次有机会一定还来。”

随着时间的推移,餐厅的名气越来越大。不仅公司的员工愿意来,周边的邻里街坊、商户和居民更是常客。大家在这里不仅能吃到可口的饭菜,还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。老人专座上总是坐满了老人,他们聊着家常,享受着悠闲的时光;员工们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,对每一个人都礼貌鞠躬;后厨里,邢成义研发的新菜品不断推出,受到大家的喜爱;陈露、徐涛和熊立雄他们的培训和配合也越来越默契,让餐厅的运转更加高效。

邢成义偶尔会站在餐厅门口,看着里面热闹的景象,心里充满了满足。他想起上周的演讲,原来“食堂装着过日子的人”并不是一句空话,它正在通过一个个小小的举措、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变成现实。老人专座上的木牌还在散发着温度,员工们的鞠躬还在传递着尊重,新菜品的香气还在弥漫,这些都让这个餐厅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。

周边的商户们也和餐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水果店的老陈每周都会送来新鲜的水果,便利店的刘嫂会帮忙代收餐厅的快递,大家互相扶持,就像一家人一样。居民们也把餐厅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,有什么喜事会在这里请朋友小聚,有什么烦恼也会来这里吃顿饭,和员工们聊聊天,心情就会变得舒畅。

餐厅里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。也许是某个老人在专座上收到了邻居送来的点心,也许是某个员工因为客人的一句称赞而干劲十足,也许是邢成义的新菜品又赢得了满堂喝彩,也许是陈露他们的培训让新员工快速成长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,串联起了餐厅的温暖日常,也让“家”的感觉在这里不断延续。

这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餐厅,它成了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地方,一个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和归属的港湾。而这一切,都从那次演讲开始,从那个小小的老人专座开始,从那个简单的鞠躬开始,从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开始。未来,这个餐厅还会有更多的变化,更多的温暖,继续装着这些过日子的人,装着他们的故事和情感。

最新小说: 为美好的提瓦特献上祝福 转生不死人,黑夜的魅影 天道绝域奥特之殇 小马们的大冒险 万界聊天交易群 游荡的魔法少女 DC世界的小猫 斗罗大陆之花神密传 在汤岛四丁目年轻有为的日常 养狗大户